垃圾滲濾液是一種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受垃圾成分、粉塵等條件影響,因此濃度高內(nèi)容復雜,且它的性質(zhì)隨垃圾填埋場的運行時間不同而發(fā)生變化。那么垃圾滲濾液來源于哪兒?怎么處理?又是怎么形成的,很多朋友對這些問題還不是很了解,今天永潔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垃圾滲濾液的來源及處理方法。
一、垃圾滲濾液的來源
1、垃圾降解產(chǎn)生的水分
垃圾降解產(chǎn)生的水分是垃圾滲濾液的來源之一,垃圾被集中收集堆積到垃圾填埋場后,由于環(huán)境因素及垃圾自身的因素,會發(fā)生生物化學降解,此時垃圾中的有機組分在填埋場內(nèi)分解會形成水分,匯集后便成為垃圾滲濾液。
2、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
在所有垃圾中,尤其是餐廚垃圾會攜帶大量水分,在被集中收集到垃圾填埋場后,垃圾中所攜帶的水分便會逐漸累計依靠重力作用匯集形成垃圾滲濾液。
3、自然大氣降水的滲入
自然大氣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此時這些水分會滲入到垃圾中被吸附,所以它也是垃圾滲濾液的主要來源。由于垃圾填埋場往往是敞開式的堆場,因此,雨雪霜露等大自然的降水在淋溶過垃圾后,也會匯集形成垃圾滲濾液,而且這部分滲濾液占比不容忽視。
4、其他來源
其他來源包括外部地表水的流入及地下水的滲入。外部地表水的流入包括地表徑流和地表灌溉水。而地下水是當垃圾填埋場內(nèi)滲濾液水位低于場外地下水水位,并未設備防滲系統(tǒng)時,地下水就會深入到填埋場內(nèi)。還可能有土壤本身攜帶的水分淋溶過垃圾后也會形成垃圾滲濾液,外部輸入水流形成等較小可能性來源,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忽略。
二、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方法
1、化學處理法
?。?)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主要應用在預處理方面,可以去除COD和懸浮物,也可去除一部分重金屬,可增強后續(xù)生化處理效果。常使用的藥劑包括石灰、Ca(OH)2、Fe 2(SO4)3和FeCL3等。
?。?)化學氧化法
化學氧化法可去除垃圾滲濾液中的COD及色度,常用的氧化劑有O3和Ca(CLO)2等。研究結果表明,將多種氧化劑結合使用的效果會好于單一氧化劑。
2、物理處理法
?。?)吹脫法
吹脫法是將垃圾滲濾液的pH值調(diào)整為7以上,輔以空氣,滲濾液中的NH3-N由離子態(tài)轉(zhuǎn)變?yōu)榉肿討B(tài)并隨空氣脫離滲濾液,從而達到去除NH3-N的目的。盧平等人將滲濾液的pH調(diào)整為9.5~10時,氨氮的去除率可達到60%~80%。可見,吹脫法對NH3-N的去除效果較為明顯。
(2)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法主要去除滲濾液中的難降解有機物和色度。研究表明,該方法對COD的去除率可達到70%~80%,對色度的去除率可達到80%~90%?;钚蕴课椒蛇m應多種條件的變化,比如水量和有機負荷,適用范圍較廣。但是,該方法對預處理有較高的要求,處理費用高,活性炭很難再生利用。
?。?)膜處理技術
近年來,滲濾液的成分趨于復雜,采用一般的處理方式很難達到排放標準,因此,在處理過程中,更多的引入了膜處理。某垃圾填埋場先將滲濾液進行厭氧處理,再過膜處理,所用膜為納濾膜,結果表明,進水氨氮為900~1000mg/L,COD為2000~3000mg/L時,NH3-N和COD的去除率可達到60%~70%和80%~90%。用反滲透膜對垃圾滲濾液進行處理,結果表明,進水壓力為3.5MPa,pH為5~6,COD為300~600mg/L時,COD基本可以完全去除。但是,膜處理方法的投資費用較大,運行成本較高。
3、生物處理法
生物處理法包括好氧處理法、厭氧處理法及將兩者方法結合的處理方式,具有處理成本低、運行效果好等優(yōu)勢,適合于處理可生化性較好的垃圾滲濾液,是當前有效并且使用較多的滲濾液處理方法,但該方法抗負荷沖擊能力較低,對不同滲濾液有不同的處理效果。
?。?)好氧處理法
好氧處理法可有效去除滲濾液中的重金屬離子、COD及NH3-N,當滲濾液B/C值較高時,優(yōu)先考慮生物處理。廣為使用的生物處理法有曝氣塘、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
?。?)厭氧處理法
厭氧生物處理主要包括分段厭氧消化、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和厭氧生物濾池等。研究表明,利用厭氧處理法處理滲濾液,當進水COD>10000mg/L時,COD的去除率可達到80%以上。一般情況下,經(jīng)過厭氧處理后,再用好氧處理法進行處理,可提高處理效果,確保達標排放。
?。?)厭氧-好氧結合法
雖然單獨的好氧處理法或厭氧處理法均可對垃圾滲濾液中污染指標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在實際項目中,一般將二者結合后處理滲濾液,具有高效、經(jīng)濟等優(yōu)勢。
4、土地處理法
土地處理法主要通過土壤的過濾、吸附和沉淀等作用去除垃圾滲濾液中懸浮物和其他有關成分。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謝,可使?jié)B濾液中的N和可溶性有機物發(fā)生轉(zhuǎn)化,從而達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目前,回灌法和人工濕地是比較常用的處理滲濾液的土地處理法。
5、 深度處理法
?。?)光催化法
在紫外線的照射下,階帶電子會產(chǎn)生遷移并參與氧化還原反應,從而去除滲濾液中的污染物。研究表明,用光催化技術處理垃圾滲濾液,滲濾液的pH值不會對處理效果產(chǎn)生太大影響,但中性環(huán)境會對反應產(chǎn)生負面影響。
?。?)電解處理法
電解氧化法的技術原理可歸結為直接氧化和間接氧化兩方面。直接氧化在陽極處進行,滲濾液中的有機物被陽極處產(chǎn)生的OH氧化。間接氧化在滲濾液中進行,在電解過程中,滲濾液中會產(chǎn)生強氧化劑,這些氧化劑可將污染物氧化,從而達到去除的目的。增大滲濾液電極接觸面積、降低pH值和加入一定量的CL等,均有助于提高NH3-N和COD的去除率。
三、垃圾滲濾液的形成
垃圾滲濾液的形成通常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1、初始調(diào)節(jié)階段
當垃圾填入填埋場內(nèi),填埋場即進入初始調(diào)節(jié)階段。此階段中的垃圾會被迅速分解,并與垃圾中所夾帶的氧氣發(fā)生好氧生物反應,同時釋放一定的熱量,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過度階段
在經(jīng)過上個階段的反應后,填埋場中的氧氣被消耗殆盡,從而開始形成厭氧條件,垃圾降解由好氧降解過渡到兼性厭氧降解。此階段垃圾中的硝酸鹽和硫酸鹽分別被還原成氮氣和硫化氫,滲濾液PH開始下降。
3、酸化階段
如果垃圾填埋場中持續(xù)產(chǎn)生氫氣時,就表示垃圾填埋場已經(jīng)進入到酸化階段。在此階段對垃圾降解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兼性和專性厭氧細菌,填埋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滲濾液COD、VFA和金屬離子濃度繼續(xù)上升至中期達到值,此后逐漸下降;PH繼續(xù)下降到達值,此后逐漸上升。
4、甲烷發(fā)酵階段
當進入到甲烷發(fā)酵階段時,填埋場中的氫氣會下降到一個特別低的點,此時甲烷菌會把有機酸以及氫氣轉(zhuǎn)化為甲烷。有機物濃度、金屬離子濃度和電導率都迅速下降,BOD/COD下降,可生化性下降,同時PH值開始上升。
5、成熟階段
當填埋場垃圾中易生物降解組分基本被降解完后,即進入成熟階段。此階段由于垃圾中絕大部分營養(yǎng)物質(zhì)已隨滲濾液排除,只有少量微生物對垃圾中的一些難降解物質(zhì)進行降解,此時PH維持在偏堿狀態(tài),滲濾液可生化性進一步下降,BOD/COD會小于0.1。但是滲濾液濃度已經(jīng)很低。
四、垃圾滲濾液的成分
垃圾滲濾液的成分復雜,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的無機物和有機物,滲濾液中還含有難以生物降解的萘、菲等非氯化芳香族化合物、氯化芳香族化物,磷酸醋,酚類化合物和苯胺類化合物等。垃圾滲濾液中CODcr、BOD5濃度可高達數(shù)千至幾萬,和城市污水相比,濃度高得多,所以滲濾液不經(jīng)過嚴格的處理、處置是不可以直接排入城市污水處理管道的。一般而言,CODcr、BOD5、BOD5/CODcr隨填埋場的“年齡”增長而降低,堿度含量則升高。
本篇文章回答了垃圾滲濾液的來源及處理方法,可以知道,垃圾滲濾液的來源有垃圾本身所含水分、自然大氣降水等幾個方面。處理方法也有很多種,如物理處理法,包括吹脫法,活性炭吸附法,膜處理技術。其形成需要有五個階段,即初始化調(diào)節(jié)階段、過渡階段、酸化階段、甲烷發(fā)酵階段和成熟階段,只有經(jīng)過這五個階段,垃圾滲濾液就會形成。要想更好的
垃圾滲濾液處理設備,可找永潔環(huán)保解決,永潔環(huán)保技術公司采用預處理+兩級DTRO膜處理+后處理等多種組合工藝,研發(fā)出垃圾滲濾液處理設備,設備性能穩(wěn)定,能耗低,保證滲濾液處理達到排放標準。